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實施“中國制造2025”是推動中國制造業從大國向強國轉變的第一步?!吨袊圃?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中國制造2015》基本內容
《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三步走”戰略目標、九大戰略任務、十個重點領域和五個重大工程,對未來十年推進制造強國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落實好中國制造2025是今后一個時期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主要任務。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1、九大戰略任務
為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等九大戰略任務,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
2、十大重點領域突破發展
中國制造2025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致力于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
3、三步走“三步走”戰略目標
《中國制造2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中國制造2025--未來10年最強音
“中國制造2025”即中國版工業4.0,是中國為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強國轉變,縮短在高端領域與國際差距”的“三個10年”戰略中的第一步,其主線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云聯網+傳統工業的融合有望成為中國新一輪制造發展的制高點,并驅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加速轉變。
不同于之前的產業規劃戰略,“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第一次從國家戰略層面為建設制造強國而制定的一個長期戰略性規劃。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占全球比重超三分之一;機床產量95.9萬臺,占全球比重38%。在巨大的制造業體量規模背后,則是我國制造業技術品質工藝的相對落后與嚴重的產能過剩,我國制造業一直以來“大而不強”的現狀急需改變。另一方面,全球范圍內新興的云聯網信息技術向各領域的滲透,正不斷加速新的變革的產生,近年來中國在云聯網領域的快速發展所取得的一些局部優勢,有望成為制造業變革的助推器。
據GE預測,應用工業云聯網(美國版工業4.0)后,企業效率將提高約20%,成本下降約20%,節能減排下降近10%;未來工業云聯網有望影響46%(約32.3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據工信部和相關權威機構估計,未來20年中國工業云聯網的發展有望帶來3萬億美元以上的GDP增量。
智能轉型成突破口
2015智能制造國際會議明確了智能轉型為突破口,“互聯網+”趨勢下的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有望成為主線,智能控制裝置、智能制造機器和智能終端產品三個方向成為布局重點。
“中國制造2025”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建立在物聯網和務(服務)聯網基礎上,同時疊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發的新一輪變革。其中智能轉型被明確為突破口。
工信部部長苗圩強調,要將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2025”主攻方向,“中國制造2025”要抓住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通過高檔數字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和智能化生產建材,加快可穿戴產品、智能家電、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大力推進制造過程的智能化。
根據“中國制造2025”設想,其中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船舶海工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等將優先發展,航空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將重點突破。具體來看,2020年前,廣泛推行數字化制造,在優勢行業以重點企業為主體開展智能制造應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廣智能制造。高度重視發展數控系統、伺服電機、傳感器、測量儀表等關鍵部件和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3D制造裝備等關鍵裝備;突破一批“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和智能制造裝備;推進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數字化企業的試點和應用。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高端裝備制造將全面受益于“中國制造2025”規劃。
相關機構指出,“互聯網+”趨勢下的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主線,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是未來融合發展的拓展方向,技術融合出現的領域與政府產業管制放松的領域成為重點。預期在中長期內,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進入管制將有進一步放松,市場競爭結構將更為合理。
并且,智能化轉變是必然趨勢,在此趨勢下三個方面迎來發展機遇。一是智能控制裝置,即工業自動控制裝置發展趨向于數字化、智能化;二是智能制造機器,即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及智能化成套裝備;三是智能終端產品,即能夠融入智能化與網絡化的智能型產品。
本文來源于互聯網,我們本著傳播知識、有益學習和研究的目的進行的轉載,為網友免費提供,并以盡力標明作者與出處,如有著作權人或出版方提出異議,本站將立即刪除。如果您對文章轉載有任何疑問請告之我們,以便我們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