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看板管理,就想起了目視化管理;這兩種管理方式都是為了精益生產控制現場生產流程使用的工具。最早是豐田汽車公司于20世紀50年代從超級市場的運行機制中得到啟示,作為一種生產、運送指令的傳遞工具而被創造出來的。經過近50年的發展和完善,已經在很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機能。那么,你了解看板管理么?
看板管理功能:
車間生產工作指令
看板中記錄著生產和運送的數量、時間、目的地、放置場所、搬運工具等信息,從裝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生產及運送工作指令是看板最基本的機能
防止過量生產和運送
“沒有看板不能生產,也不能運送?!备鞴ば蛉绻麤]有看板,就既不進行生產,也不進行運送;看板數量減少,則生產量也相應減少。由于看板所標示的只是必要的數量,因此運用看板能夠做到自動防止過量生產、過量運送。
目視化管理
目視化管理,之前看過小編寫得就很清楚了,這篇就不多講了,想了解的可以去看。通過看板所表示的信息,就可知道后工序的作業進展情況、本工序的生產能力利用情況、庫存情況以及人員的配置情況等。
看板改善工具
看板數量的減少意味著工序間在制品庫存量的減少。如果在制品存量較高,即使設備出現故障、不良產品數目增加,也不會影響到后工序的生產,所以容易掩蓋問題。在JIT生產方式中,通過不斷減少數量來減少在制品庫存,就使得上述問題不可能被無視。
“看板”是一種類似通知單的卡片,主要傳遞零部件名稱、生產量、生產時間、生產方法、運送量、運送時間、運送目的地、存放地點、運送工具和容器等方面的信息、指令。如果對于標準化看板管理還有什么看法,歡迎關注、留言評論,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