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發展,用人的成本越來越高,勞動力成本迅速提高致使不少工廠遷移三四線城市或者倒閉。制造企業想要做出改變,提高產量,必須要提升核心競爭力;那么該從哪改善呢?一是通過技術手段,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二是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實現低成本戰略。
在降低成本方面,不斷降低企業設備維修成本是關鍵性問題,事實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主要是來自于占有固定投資最大部分的資產設備。生產設備不僅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物質基礎,也是企業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
目前大多數企業日常的生產運營主要由“生產為主,設備為輔”的落后觀念主導,隨著設備的日益精密和復雜化、智能化,生產效率和速度的要求不斷提高,設備的維護、維修和效率問題使企業對設備的關注不斷增加,設備管理日益被推上企業管理日程。
對企業來說,設備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點、生產順利進行的保證以及提高效益的基礎?,F代化大生產的一個明顯趨勢是設備向集成化、自動化、流程化、綜合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系統規模也越來越大,管理需求也從以往的目標管理轉變成工具、設備的自身管理。因此目前在設備管理中就產生了種種問題:
1、設備與系統的結構越來越復雜,規模越來越大,設備的造價越來越高,缺乏有效的維護方式。
2、設備與系統的不斷更新,產生了版本多樣、廠商多樣等等問題,增大了管理的難度;
3、僅僅靠人為管理,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很難完整記錄設備信息
隨著人們對設備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需要有效的手段提取、匯總、分析、查看設備資源,及時彌補管理漏洞。那么都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呢?
日常設備點檢與計劃維修相結合
企業加強設備運行中的日常點檢工作、定期完成維修、保養計劃,?是貫徹“預防為主”,保證企業設備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措施。
設備修理、改造與更新相結合
企業貫徹執行修理、改造與更新相結合的原則,能夠較快地改善和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素質,為提高經濟效益創造條件。
設備專業管理與日常管理相結合
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既可以發揮專業管理人員的創造性,又可以充分調動群眾參加生產管理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設備管理的綜合效益和現代化營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