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市塘廈鎮的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以下簡稱“臨深基地”),東莞華譽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臺臺注塑機設備機械臂將一張張鋼片放到模具內,經過注塑、檢測、整型、質檢,合格的半成品被運送至下一道工序。“未來,每年將有1億套智能手機、平板、音箱及穿戴設備等結構件從這里產出。”東莞華譽精密技術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張尚高介紹道。
制造業是東莞的立市之本,也是塘廈的立鎮之本和發展之基。近年來,塘廈鎮將臨深基地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密集落地。作為東莞市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之一,截至目前,臨深基地累計招引17宗重大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183億元,預計年產值528億元,預計到2025年實現800億產值。
已累計招引17宗重大產業項目
東莞華譽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是臨深基地去年建成投產的其中一家高新企業。2022年4月完工投產,目前已經實現產值21.4億元。
隨著華譽精密、瑞勤科技、順絡電子、艾瑞科等一批優勢企業的落子并逐步投產,臨深基地“朋友圈”不斷擴大,點燃了“動力變革”的“新引擎”,正成長為東莞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的有力補強。
塘廈鎮抓住深圳及周邊城市優質產業外溢機遇,制定出臺了《2023年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全鏈條服務工作方案》,通過全力推動“摘牌即動工”“完工即投產”等改革措施,全速推進臨深基地重點項目投產達效。
截至目前,臨深基地累計招引17宗重大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183億元,預計年產值528億元,年稅收貢獻22億元,預計到2025年實現800億產值。
據悉,自臨深基地啟動建設以來,塘廈鎮全面推行“鏈主企業+招商平臺+行業機構”招商模式,持續研判重點產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突破方向、關鍵環節、關鍵要素,突出“鏈主”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實現精準招商。據統計,目前塘廈正在洽談的生產儲存芯片、汽車電子等重點項目9宗,意向總投資超115億元。
下好拓空間“先手棋”
據了解,臨深基地共劃定了5個板塊共22平方公里的空間,著力構建“一主二副”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一主”: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新一代電子信息;“兩副”:新型儲能,3C、智能機器人、檢測監測等高端智能裝備)。
自2021年7月以來,塘廈鎮共投入20億元,大力統籌整備鳳凰產業園二期、大坪重大產業項目地塊、科苑城南片區、龍背嶺產業單元等地塊,最大限度壓縮了土地供給時間,為重大產業項目落戶提供空間、搶得時間。
同時,塘廈大力開展對違規出讓土地的清理回收、集體和個人廠房利用提質增效等專項行動,為招引重大產業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臨深基地目前已確定的“工改工”項目城市更新項目總面積超5000畝,其中石潭埔科技產業新城(一期)、龍德利、迅航、林村自改項目等正在穩步推進 。
塘廈鎮立足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優勢,充分發揮國巨新型電子元器件、順絡新型電子元件、凱華高端精密電子產品智能制造等行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全力創建中國電子元器件專業鎮,著力打造新一代電子信息千億級產業集群。一方面,聚焦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產業強支柱、立新柱,全力打造半導體產業集群。加快布局半導體先進封裝與測試、半導體封測設備、芯片制造以及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另一方面,深化新能源及儲能產業布局,全力打造新型儲能三百億產業集群。依托全鎮現有30家較大規模存量涉新能源企業,進一步深化新能源及儲能產業布局,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記者了解到,塘廈鎮出臺了《關于推動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推動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資金實施細則》,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全面支持臨深基地內企業及項目,享受人才引進、關鍵設備投資、技術創新鼓勵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塘廈鎮發揮產業基金杠桿作用,聯合東莞市科技創新金融集團成立東莞科創塘廈新興產業基地股權投資基金,基金規模2億元,首期規模1.2億元,并成功參投東莞市中匯瑞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3000萬元,為基地內的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充足的資金參與,也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資金渠道。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直建 通訊員:塘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