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產業的技術演進持續對連接器產生新需求
目前,連接器的主要下游之一是市場龐大、產品繁多的3C 產業。3C 產業技術演進較快,不斷形成新的發展浪潮,對連接器不斷形成新的市場需求。以移動通信技術為例,在2004 年前后,設計思想先進、可供挖掘的帶寬資源較多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開始逐步商用,演進速度很快,傳輸速率在不到10 年內從UMTS 的基準速度384kbps 發展到HSPA+的42Mbps,為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3G 的快速發展對智能手機中的連接器提出許多新需求。例如,3G 下手機信號頻率高,傳輸數據量大,保證信號強度同時削弱電磁干擾成為較為突出的技術重點。為此,許多智能手機采用射頻同軸連接方式作為將射頻信號傳遞到天線模塊的解決方案,帶動了微型射頻連接器及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快速發展。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移動通信技術演進加速的潮流中,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分別在2009 年、2013 年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3G、4G 運營牌照,促進了國內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
2014 年2 月,工信部發放了FDD-LTE 運營牌照,國內4G 網絡發展加快,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加速增長。國內用戶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應用需求越來越豐富,對智能手機等智能移動終端的需求呈現出更輕薄、更高性能、更多功能和更長續航的態勢,這將要求其中使用的連接器具有更小的尺寸、更廣的工作頻率、更高的傳輸速度。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4G 商用快速推進的刺激下,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已提上各大通信廠商的研發日程。雖然當前5G 沒有統一的標準,但關于5G 的新需求,如更高速率(10Gbps)、更短延遲、更高可靠性已經提前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這些新需求將對智能手機中的連接器提出新產品需求,行業內技術領先企業的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凸顯。與4G 潮流快速推進同步,智能手機呈現大屏化、輕薄化趨勢,按鍵尺寸縮小,對彈性接觸件連接器的需求不斷增長,智能手機內部模塊數量不斷增長,為了防護多個模塊的電磁干擾,單機需要的電磁屏蔽元件的數量也處在增長當中。因此,智能手機的技術演進也推動了互連系統相關產品的發展。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領域快速發展,對連接器產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設備要在特定的外形、較小的空間內包含廣泛的功能性,需要在空間非常受限的環境中保持信號和功率的完整性,因此對微型化設計的連接器的需求非常迫切。而在密集封裝的電子產品中,小型連接器的插配通常需要低插入力、高拔出力,因此,滿足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要求的連接器在機械性能、電性性能和尺寸上都有較高要求,行業內領先企業一方面不斷改進產品設計,一方面引進最新的加工、成型設備,推動了連接器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市場供求狀況及變化趨勢
連接器的重要下游中,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汽車的市場規模較大,同時技術發展較快,近年來產品迭代加速,因此連接器的需求情況受這些行業的影響較大:
(1)智能手機
近年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蓬勃發展,出貨量逐年增長。2013-2016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由10.2 億部增長至14.7 億部,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2.99%。根據IDC 預測,隨著出貨量基數增長到較高水平,未來智能手機出貨量的相對增速將有所放緩,但絕對增速仍將在新興市場的拉動下保持增長。至2019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9.59 億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13%。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PC 及平板電腦
在移動智能終端的沖擊下,國際PC 產量持續萎縮,而平板電腦產量也經歷了較大波動。2013-2016 年,PC 產量從3.52 億臺下降到2.60 億臺,平板電腦產量則依年為2.20 億臺、2.30 億臺、2.07 億臺和1.75 億臺。PC 和平板電腦市場相關廠家因此也加速發展“二合一”式筆記本電腦的步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汽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繁榮的拉動下,全球汽車產量實現了穩步增長。2012-2015 年全球產量由8,423.62 萬輛增長至9,078.06 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38%。
目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人均汽車擁有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未來全球汽車市場仍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預計2020 年全球汽車產量將超過1.1 億輛,其中中國汽車產量則將達到3,000 萬輛。1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汽車市場總體增量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趨勢將推動汽車產品進行全面的更新換代。以中國為例,2012 年7 月國務院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對國內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量提出了2015 年達到50 萬輛、2020 年達到200 萬輛、累積產銷500 萬輛的目標;2015 年5 月,國務院在《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了“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萍己扛?、需要更多連接器的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正在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
綜上所述,未來連接器的下游產品市場總規模將保持增長,對連接器形成強勁的需求,連接器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
連接器行業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競爭較為充分的市場,同時連接器行業也涉及到許多技術壁壘較高的細分產品和應用領域。目前,連接器的領先廠商普遍形成了特色優勢和重點技術產品,部分歷史悠久、資產規模龐大的跨國企業在多個應用領域內占優,而建立時間較短、資產規模較小的領先企業則以技術領先的重點產品作為行業切入點。
(1)連接器行業競爭格局
伴隨著科技進步,全球經濟的各行業均呈現出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的態勢,連接器的整體需求向著技術水平更高的方向發展,具有較強研發實力的跨國企業的競爭優勢日益突出,致使全球連接器的市場份額相對集中在少數企業。泰科電子(TE Connectivity)、安費諾(Amphenol)、莫仕(Molex)、德爾福(Delphi)、鴻海精密(Foxconn)、矢崎(Yazaki)、日本壓著端子(JST)、日本航空電子(JAE)、立訊精密(Luxshare)以及廣瀨電機(Hirose)占據了全球連接器的大部分市場份額,2015 年前十大連接器廠商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57.7%。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國內參與連接器競爭的企業主要包括四類:一類是以泰科電子(TEConnectivity)、安費諾(Amphenol)、莫仕(Molex)等為代表的大型跨國連接器廠商,技術水平較高、產品性能優越,具備較強競爭力。第二類是以矢崎(Yazaki)、日本壓著端子(JST)、廣瀨電機(Hirose)等為代表的日本企業和以鴻海精密為代表的臺資企業,其連接器產品在電腦及外設等個別應用領域的市場優勢較為明顯。第三類是以立訊精密、得潤電子、為代表的研發技術水平、產銷規模等方面居于國內領先的少數自主品牌廠商,其連接器產品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家用電器等細分下游產品的應用領域占據一定競爭優勢。最后是數量眾多、技術水平相對落后、規模較小的連接器生產企業,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也面臨著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目前, 全球連接器銷售額最大的三家供應商為泰科電子( TEConnectivity)、安費諾(Amphenol)和莫仕(Molex),研發水平高,產品種類多、應用廣泛,業務布局面向全球,是連接器的領先供應商。國內連接器的領先企業以立訊精密為代表,產品主要面向3C 產業開發。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國家產業政策積極引領和下游應用快速發展、國際產業轉移的推動下,中國連接器行業近年來整體技術水平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與國際大型企業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為:領先企業的技術專長領域較為局限,限制了企業的業務開拓能力,難以和國際巨頭進行全方位競爭;多數企業主動創新能力較差,仍處在追趕國際領先技術的過程中;關鍵制造設備上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進口依賴度較高。這些差距對國內連接器行業向高端技術、高端產品全面發展構成了一定挑戰。在今年9月深圳連接器展會上來自全球各地的各大連接器廠商將攜最新的技術及產品集中亮相,展會時間9月19-21日,地點:深圳會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