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過大半,連接器上市企業在8月下旬紛紛交出了半年作業,有喜也有憂。例如立訊精密收入、利潤雙第一,但也有像吳通控股、金信諾等營收、利潤雙降的情況。今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疫情和國際形勢給企業發展帶來了障礙,但5G、新基建等給企業帶來機遇。未來如何爭鋒?且看當下眾企業如何破境。
8月下旬,國內連接器上市企業陸續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財報。相比于第一季度,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平復,企業的業績得以恢復。同時大多數企業順應時代和國家政策發展,積極調整自身發展策略,延展深入至5G、新基建相關領域,使得企業正向發展。
立訊精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第一,兩年時間翻三番
報告期內,立訊精密實現營業收入364.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5.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9.01%。
值得注意的是,立訊精密在13家連接器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凈利潤、研發投入皆為第一,營業收入比其余12家公司的營業收入總和還多167億元。根據18年半年報顯示,立訊精密上半年實現營收120.25億,排名第一;航天電器以60.71億的成績排名第二。兩年時間內實現營業收入翻三番,尤其是在今年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可見發展勢頭迅猛。
據報告顯示,半年內其消費性電子業務的營收增至310.84億元,占比已由去年同期的77.71%上升至85.27%,這一領域立訊精密的主要產品包括Type-C、Airpods、TWS、線性馬達、手機天線、無線充電等,令其高走的主要推手是需求旺盛的智能穿戴產品。
近兩年來,隨著立訊精密成為蘋果AirPods主力供應商,年收入和市值隨之“水漲船高”。
據了解,立訊精密承接了蘋果AirPods 60%至70%的訂單。因今年新款iPhone12取消贈送有線耳機,且蘋果將推出AirPods 3,預計AirPods今年和明年的總出貨量將分別達到9000萬只和1.2億只。此外,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今年全球無線耳機市場將達到1.2億只,預計明年將增長90%,達到2.3億部。擁有高端精密無線耳機制造技術的立訊精密,順勢受益。
關于蘋果代工,7月中旬,立訊精密公告顯示擬出資33億元收購緯創資通子公司江蘇緯創100%股權和昆山緯新21.88%股權。若此次收購順利完成,其將切入iPhone整機的組裝,本次收購將拓寬公司現有業務范圍,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據了解,立訊精密一直是蘋果連接器重要供應商,為MacBook、iPad和iWatch等提供組件,未來將成為iphone+AirPods +AppleWatch的主力代工商。
立訊精密始終將研發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報告期內其研發投入25.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74%。同時,其在半年報中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40.43億至46.20億元,同比增40%至60%。
意華股份:收入、利潤雙高漲,布局高速通訊連接器
報告期內,意華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6.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5.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28億元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1.43%。
意華股份在13家連接器上市企業中營業收入排名第7,但是收入同比去年增長率排名第一,凈利潤同比去年排名第二。意華股份表示,營業和利潤雙增長是因為其在2019年12月起將子公司樂清意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并增加所致。
據報告顯示,意華股份上半年國內營收5.82億元,同比上漲35.70%,主要由于國內5G建設的全面鋪開,其高速連接器業務量大幅增加所致;國外營業收入為10.14億元,同比上漲482.06%,主要由于其全資子公司意華新能源的主要客戶為境外公司,將其合并后,致使公司國外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增加。
意華股份深耕連接器領域,以通訊連接器為核心,消費電子連接器為重要構成,汽車等其他連接器為延伸。目前在不斷鞏固低速通訊連接器市場的前提下,積極布局高速通訊連接器,優勢產品以SFP、SFP+光電連接器為代表。
意華股份認為高速連接器的主要發展趨勢小型化、遠距離、熱插拔、低功耗、高速率,速度向100Gps以上發展。由于該連接器在當前市場上具有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后進企業在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階段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和時間成本,進入門檻相對較高,意華股份在這一新興領域中具有了先發優勢。
未來,5G發展疊加國產替代帶來新機遇。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高端連接器的供應鏈國產化趨勢明顯。意華股份把握行業發展先機,在高速通訊連接器領域聚焦于5G、6G和光通訊模塊的研發制造,目前SFP28、QSFP28、CXP等高速產品已經量產。
得潤電子:“逆風翻盤”,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23.68%
報告期內,得潤電子實現營業收入30.55億元,同比下降6.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523.68%。
得潤電子的歸母凈利潤增長幅度較大。根據過去的財報顯示,2018年得潤電子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9.37%;2019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745.9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47.65%;2019年度報告顯示歸母凈利潤虧損5.8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23.55%;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歸母凈利潤1279萬,同比下降41.3%。因此,自19年開始到20年年初,得潤電子一直處于盈利不佳狀態。報告中解釋,由于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家電和消費類電子業務營收有一定幅度下降;又因汽車行業尤其是國內汽車行業景氣度下滑影響,電氣系統業務營收略有下降;
但在今年半年報中,得潤電子實現“逆風翻盤”,轉虧為盈。報告中說明增長主要是得益于歐洲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與訂單交付,公司新能源車載充電機業務較上年同期增長顯著。
據了解,得潤電子擁有家電與消費電子及汽車電氣系統兩大基本板塊,正深入拓展新能源汽車電子及車聯網板塊。而且報告期內,汽車電子和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保持快速增長,占營業比重的20.35%。
未來,得潤電子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與高端精密連接器產品的研發投入,其汽車產品主要包括汽車連接器及線束、汽車電子、車載充電模塊和車聯網等。
據投資者問答,在新能源汽車車載充電機業務版塊,得潤電子目前重點發展歐洲市場,主要為寶馬、PSA等供應產品,并將持續拓展市場客戶。
另外,得潤電子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4億至3.1億元,同比增長400.26%至546.18%。
電連技術:專注于微型射頻連接器及線纜連接器組件產品的研發
報告期內,電連技術實現營業收入10.78億元,同比增長19.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47.38萬元,同比下降13.18%。
其中連接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7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5.51%;電磁兼容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48%,其他類連接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3.62%,其他類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56%。
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5G手機的大規模應用,主要產品單機用量增加以及電連技術作為主要手機客戶的核心元件供應商市場份額有所提升,其主要客戶2020年上半年出貨量較2019年同期相比總體出貨量實現了增長。
電連技術專注于微型射頻連接器及線纜連接器組件產品的研發,研發投入占比在13家上市公司中排行第一。報告期間研發投入1.2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1.32%。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擁有113項國內專利,其中國內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80項,外觀專利17項;境外專利6 項,申請14項。產品質量和性能上與國際領先供應商齊頭并進。
未來,電連技術瞄準了5G發展的廣闊前景,不斷加大5G相關產品的布局。5G時代電子子元件更新換代快,同時車聯網、物聯網、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5G應用場景的新興產業正在快速發展,相關的射頻連接需求大幅增長,有助于擴大微型電連接器及互連系統及相關迭代產品的市場需求。
中航光電:軍民領域雙“開花”,緊抓通訊領域和數據中心建設機遇
報告期內,中航光電實現營業收入48.1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71%。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收30.1億元,同比增長23.31%;歸母凈利潤為4.99億元,同比增長46.76%。
報告顯示,業績主要來源電連接器收入36.27億元,同比增長0.94%,占營收比達75.41%;光器件及光電設備收入9.55億元,同比增長16.68%,占營收比19.86%;其他產品收入為2.287億元,同比增長23.37%,占營收比4.73%。
報告表示,技術創新方面,中航光電上半年在高速傳輸、深水密封、無線傳輸、智能互連等領域取得技術突破。市場開拓方面,緊抓通訊領域和數據中心建設機遇,深挖軌交、電力、醫療、工業等細分領域市場需求。
未來隨著防務領域計劃需求的增加和其在5G、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持續布局,中航光電年度目標將超預期完成。
防務領域:中航光電的防務領域產品涉及航空航天、船舶、通信指揮以及兵裝等幾乎所有軍品市場。預計隨著我國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需求加速釋放,信息化程度提高帶動連接器系統需求不斷增長;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國產化替代趨勢疊加軍改負面影響削弱,防務領域技術需求將增加。
5G通訊連接器領域:中航光電目前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6Gpbs高速板對板通過全項目試驗檢測和用戶的應用驗證與使用,性能穩定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其自主研發的十多條高速連接器全自動生產線,已實現了各型號高速連接器1000萬只以上的規模化生產能力。據了解,中航光電是華為、中興、三星、愛立信等國內外大廠的重要供應商。
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器領域:中航光電是我國較早開展新能源汽車連接器業務的企業,目前能夠為汽車行業提供全面的新能源汽車高壓互連及充電系統解決方案。半年報顯示,中航光電上半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完成了多個重點新車型項目定點,開展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線建設。
長盈精密:加碼布局5G智能產品和新能源汽車
報告期內,長盈精密實現營業收入為40.0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1.10%。其中第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2.51億元,同比增長1.72%,歸母凈利潤為1.46億元,同比增長90.86%。
該公司在疫情和手機行業下行沖擊的情況下,依然取得小幅增長,可歸因于其持續推進“雙調整”,即客戶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
在客戶結構上,該公司自2017年起積極拓展國際客戶,現今已切入蘋果、三星、特斯拉等大客戶的產業鏈;在產品結構上,該公司繼續加大非手機業務的發展力度,報告期內,公司非手機業務營收占比超過50%。
投產防疫物資方面,目前口罩的日產能超過300萬只,對該公司的業績有正面作用。
長盈精密不斷推進新業務、新產品、新布局。報告期內,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專利授權177項(其中發明專利85項),新增專利申請245項;布局多項新業務取得增長,包括智能穿戴產品、機器人及工業互聯網。
此外,該公司同時公布了第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3.89億-4.09億元,同比增長106.78%—117.41%。其中Q3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6億-1.8億元,同比增長135.29%-164.7%。
據了解,長盈精密2020年擬募集不超過19億來加碼對5G和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布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長盈精密在上海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上海臨港長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臨近特斯拉上海工廠,是長盈精密在華東片區新能源汽車聚集地的產業布局的最重要一環。在5G方面,長盈精密也設立了專門的5G模組事業部。
關于未來,長盈精密總經理、CEO陳小碩說:“我們的消費類電子業務明年預計可以做到100億元的規模,我們希望消費類電子100億元、新能源汽車業務100億元這個‘雙百億’目標可以在‘雙區’的背景下,盡快實現。”
信維通信:5G通信和無線充電
報告期內,信維通信實現營收25.5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85%;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5.88%;單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8.66%。
隨著射頻通信行業不斷高頻化的發展趨勢,高頻化意味著對射頻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信維通信表示,這要求我們要更注重射頻材料的能力建設。
近幾年,信維通信持續加大對基礎材料和基礎技術的研發投入。報告期內信維通信研發投入2.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75%,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0.10%。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申請專利1,365件,其中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申請專利227件,包括10件BAW和6件SAW射頻前端專利,以及47件5G天線專利和10件LCP專利等。
未來,信維通信重點布局的新業務包括5G天線、無線充電業務、LCP業務以及濾波器業務。
關于無線充電業務,信維通信從2014年開始布局,現今已成為唯一一家同時覆蓋全球前幾大手機廠商和全球知名汽車廠商的無線充電核心供應商,同時正在積極拓展全球智能家居廠商的客戶,為客戶提供從材料到工藝到產品的一站式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關于LCP業務領域,信維通信具備從材料到工藝到LCP模組的全面能力,目前正在與國內外十幾家客戶做項目配合,部分已實現批量出貨。信維通信正在建設一條中規模LCP生產線,隨著生產線的落地,明年其LCP業務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關于濾波器業務,信維通信布局射頻前端思路明確,將以濾波器為突破口,整合濾波器、PA、Tuner、Swtich,最終做射頻前端模組化,為終端廠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而目前的發展重點是濾波器,據悉信維通信今年正在進行數十款濾波器的產品開發,產品基本上覆蓋了2G通信到5G通信的頻段。
航天電器:著重開發高速連接器
報告期內,航天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8.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9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8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1%。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收11.18億元,同比增長17.99%;歸母凈利潤為1.12億元,同比增長2.28%。
報告期間,航天電器持續加大對5G用連接器、高速連接器、板間射頻連接器、光背板及傳輸一體化、整體鏈路等新產品的開發投入,半年研發費用為1.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24%。
由于高端電子元器件產品訂單具有小批量、多品種的特點,航天電器產品生產采取“以銷定產”模式。報告中顯示,連接器收入為12.58億元,占收入比重66.97%,比上年同期增長26.49%;電機收入為4.30億元,占比22.90%,較上年同期下降0.27%。
軍用領域:航天電器70%以上的產品銷售給航天、航空、電子、艦船、兵器等領域的高端客戶,軍品基本覆蓋全部軍工裝備領域,航天業務占比高且有優勢。
民用領域:航天電器民品以通訊、石油、軌道交通、電力、安防、家電市場配套為主。受益于5G基站帶動,2020年航天電器為國際內外主流通信設備廠家提供5G基站用連接器。同時其正加快拓展光傳輸、高速互聯、和新能源等多個領域業務,受益于國產替代帶來的機會,著重開發高速連接器。
今年6月初,航天電器華南基地舉辦了動工儀式,計劃投資20億元,打集聚5G通訊、物聯網、新能源汽車、消費終端和工業控制等領域電子元器件的科研生產基地。
吳通控股:營收、利潤雙降,繼續堅持雙輪驅動戰略
報告期內,吳通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6.05億元,同比下降13.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51.37萬元,同比下降72.83%。
在一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出現虧損的局面下,吳通控股努力克服困難,聚焦5G產品及業務,二季度收入和凈利潤環比大幅增長,且同比亦有一定增長,使其上半年整體業績實現扭虧為盈。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對無線傳輸和覆蓋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浪潮下,吳通控股主動實施戰略轉型,業務領域從通訊基礎設施連接拓展到互聯網應用連接,確立了通訊智能制造和互聯網移動信息服務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
“公司將繼續堅持雙輪驅動戰略,大力發展通訊智能制造和互聯網信息服務兩大業務板塊,圍繞‘大連接’持續完善產業布局。同時將積極順應TMT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加大5G相關重點產品及應用領域的戰略布局和研發投入。”吳通控股相關負責人表示。
吳通控股聚焦未來5G產品及業務,如5G核心器件、行業智能設備等。
2020年,吳通控股著力于配套5G通訊項目建設需求,與中興、國人、摩比等多家客戶協同開發:天線系統室外防護產品、板間測試抗擺連接產品、天線浮動測試Pogo pin產品、大規模陣列板間連接SMP連接器系列等,為其未來產品業務增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迎合了連接器行業發展趨勢的要求。
金信諾:營收、利潤雙降,布局衛星互聯網領域
本報告期內,金信諾實現營業收入10.33億元,同比下降20.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0.19萬元,同比下降52.51%。
金信諾主營業務為中高端射頻同軸電纜、連接器、印制線路板。受疫情影響,報告期內金信諾的主營業務除PCB系列以外,通信電纜、光纖光纜以及通信組件的收入同比去年,均呈現負增長。
目前金信諾正致力于細分領域產品創新及技術引領,比如信號互聯產品的高頻高速領域PCB領域、特種科工的線束及電磁兼容設計領域等,均為射頻同軸電纜領域之外新增的細分領域產品。
在高頻高速領域,金信諾正從“內部線”到“外部線”全面布局高速線纜及組件市場,迅速完成miniSAS HD及Slimline系列產品全產業鏈的建設,同時實現了QSFP28系列DAC組件的自主研發及產業化過程。
金信諾的產品方案涉及通信、交通運輸、IoT(物聯網)、特種科工等領域。通信領域提供深度覆蓋解決方案(4G/5G通信解決方案、室內覆蓋解決方案、衛星通信解決方案)、超寬帶解決方案。報告顯示,金信諾現階段重點發力5G產品的研發和制造,在8月14日發布了新品智能便攜衛星通信終端產品,布局衛星互聯網領域。
截止報告期末,金信諾現有專利377項 ,其中發明專利37項,起草了13項國際標準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審核發布。
永貴電器:營收、利潤雙降,緊抓“軍民融合”戰略發展機遇
報告期內,永貴電器實現營業收入4.94億元,同比下降2.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98.91萬元,同比下降24.23%。
報告顯示,凈利潤下降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出售全資子公司翊騰電子100%股權,并于2020年5月辦理完資產交割手續,2020年6月翊騰電子收入及利潤不再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內,產生的損益達-863.21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緊跟國家戰略,在軌道交通與工業領域、車載與能源信息、軍工與航空航天三大業務板塊穩步推進,縱深發展。
軌道交通與工業板塊,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2.24%,其中軌道交通連接器收入穩定增長,增量業務中軌道交通門系統及蓄電池箱產品在報告期內釋放業績。
車載與能源信息板塊,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84億,較去年同期下降25.42%。此外軍工與航空航天業務受疫情影響,收入也有所下降。
永貴電器在國內軌道交通連接器細分領域占據龍頭地位,近幾年不斷縱深拓展,已經形成包括連接器、門系統、減振器、貫通道、計軸信號系統、受電弓、蓄電池箱在內的七大軌道交通產品布局。此外,其在車載和能源信息領域抓住行業高速發展機遇;在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緊抓“軍民融合”戰略發展機遇。
勝藍股份:拓展新能源汽車連接器及組件、光學透鏡的市場
報告期內,勝藍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2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87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06%。
勝藍股份創立于2007年,2020年6月在科創板上市,主營產品包括消費類電子連接器及組件、新能源汽車連接器及組件、光學透鏡等,應用于消費類電子、新能源汽車領域。
報告中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度消費類電子和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呈下降趨勢,受此影響勝藍股份消費類電子連接器及組件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略微上漲6.58%,新能源汽車連接器及組件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14.82%。;2019年開發的光學透鏡產品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上漲30.86%。
勝藍股份上半年研發支出1800.23萬元,同比增長20.48%,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60%。據了解,該公司開發的一種大電流、防積液電解腐蝕的Type-C產品已開始小批量出貨;研發的SlimSAS類高速連接器產品正進行小批量試產。
報告中稱,勝藍股份繼續堅持大客戶戰略,積極維護同比亞迪、富士康、立訊精密、華為、OPPO、VIVO、日本電產、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客戶的合作關系;同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老客戶新產品,老產品新市場”等各種方式繼續深挖客戶,并積極開拓汽車、通訊、工業、醫療等領域客戶,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及國內外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保持公司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
徠木股份:著力布局汽車連接器市場
報告期內,徠木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0.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57.35萬元,同比下降14.35%。
報告期內,汽車精密連接器及組件、配件收入1.02億元,同比下降18.93%;手機精密連接器收入1207.30萬元,同比增長29.62%。年初,徠木股份自主開發了口罩及熔噴布生產線,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終端生產國,由此帶來包括汽車及手機類連接器及屏蔽罩在內的精密電子元件產業的快速發展。據了解,徠木股份在汽車領域已經實現了對法雷奧集團、科世達集團、偉世通、比亞迪、哈曼公司、大陸汽車電子、天合汽車集團、麥格納、寧德時代等知名公司供貨。
在汽車電子領域,公司緊抓汽車生產平臺化、模塊化、無鉛化的發展趨勢和汽車零部件行業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機會,不斷推出高質量的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的產品,在與一級供應商及主流整車廠同步研發新型電子模塊連接器,進一步合作開發高速高清傳輸連接器、高壓及高電流連接器、高頻連接器等。
總結
2020 年上半年度,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新冠疫情對各公司經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和影響,但是隨著5G通訊、計算技術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下游智能手機、物聯網產品、工業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新能源汽車等市場迅猛發展,電子元件行業的更新換代也不斷加速,連接器市場前景向好。
此外,各連接器上市企業除了繼續深耕主營業務外,幾乎都涉足了5G通信、智能互聯和新能源汽車版塊,同時加大對高頻、高速連接器的研發。我國連接器的整體技術水平正向著更高的方向發展,其中具有較強研發實力的企業競爭優勢日益突出。
本文來源:大比特商務網